她覺得台灣食物很奇怪。他們不會把蔬菜拿去煮,
也不會喝香菇雞湯,但她喜歡台灣人,她說她看過很多國家的人,
台灣人對她最好,也最熱情。
聽到後我很驚訝,我說:「我們不是為了什麼要這樣做,而是我們對人一向如此。」
在大峽谷待了三個多月,漸漸會發現外國人真的是以自我為中心,
這並不是說台灣人不會這樣,只是大致上來看,
一旦碰到問題,台灣人多半都會很熱心替彼此解決,
但外國人的態度都是自掃門前雪,除非事情發生到自己頭上,他們才會去想辦法
否則他們離得越遠越好。
舉例來說,一個台灣男生的手機壞掉了,把它寄去大峽谷山下的小鎮修,
不久後小鎮說修好了,當我們拿到包裹時,卻發現手機連開都開不了,根本壞得更誇張。
我們打電話去理論,手機行只說他們測試過,手機寄出前是好的,
最後雙方仍是各說各話,手機行不願退錢,也不願再幫我們重修。
遇到這種消費糾紛,我們求助無門,只好詢問大峽谷的人資部門,
櫃檯姐姐人很好,但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,所以幫我們問人資主管,
結果人資主管看到我們,只丟下一句話給櫃檯姐姐:
「這不是我們負責的事,如果你要幫他們,可以,但我不管這件事。」
我那時想,如果是在台灣,應該多半的人是會幫忙的,
至少找個消費者申訴專線也好,或者看到外國人因為語言有些障礙,
也可以主動說需不需要幫他和對方接洽,
或者最少最少,也會很真誠地說聲:「抱歉,我幫不上忙。」;
但這個人資主管沒有。
這讓我想到,高中時我和同學為了拍攝獨立書店的紀錄片,
走進了不少連我們這群台北人都沒逛過的巷弄,
有一次迷路了,在當時智慧型手機還不風行的年代,我們只能求住便利商店。
店員說他不知道我們要找的書店在哪,
旁邊要結帳的客人很熱心,還拿出他的PDA替我們找。
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特例,可是我相信不是,至少如果是我,我也會很樂意幫忙。
話說回來,無情的人資主管就這樣瀟灑離開後,
我問櫃台姐姐可否幫我們打個電話給手機行,幸好她願意幫我們打電話給對方,
雖然結果還是一樣,我們只能認賠,把手機帶回台灣修,
可是至少這樣的處理方式會讓我們舒坦許多。
我想說的是,我們這群旅行者飛了好幾萬公里,
許多人是為圓美國夢,許多人是為了體驗新生活,
每當碰到一個當地人,就讓我們對這個地方多一點認識,進而開始替這個地方的人塑型。
而這個人資主管,只讓我又替美國人打上一個叉叉。
- Oct 22 Tue 2013 22:21
之一 羅馬尼亞女孩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