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台灣已滿兩個月,偶爾會想起在大峽谷的日子
日復一日的housekeeping
吃漢堡薯條吃到臉爛掉
和一群台灣人窩在小木屋裡看甄嬛
當下可能不覺得,但事後想起會覺得回憶很美
 
最近看到越來越多人出國,不管是念書、打工還是旅行
但做人最忌諱盲從,人家覺得好的,對你而言不一定有用
身為過來人,忍不住想提醒:去美國打工之前,真的要想清楚
 
1. 為什麼要去美國打工?
 
(1) 想賺錢
這並不足以構成理由,因為想賺錢的話,扣掉機票跟代辦費(約七萬),
其實所剩無幾,除非你不想在當地旅遊,不然去美國打工很難回本。
 
(2) 想練英文
這可以成為理由,但不一定能實現,理由有二:
你選的地方可能有很多台灣人,像我這次去大峽谷,就有20-30個台灣人,
這時勇敢跨出同鄉的舒適圈就很重要,另外我也很幸運,剛好被分配到外國室友。
再者,假使沒有台灣人跟你一起工作,你也不一定有機會跟english speaker互動,
這時也是一樣,要鼓起勇氣,盡其所能地跟同事、主管或鄰居混熟。
 
(3) 想到美國玩
這是一個合理的理由,也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實現。
不過,在選志願前要先想好:你想去東岸還是西岸?打工賺的錢可以讓你玩多久?
如果你不想花太多錢旅遊,那事先計畫就很重要,先看看有沒有便宜機票,
或者旅程中以時間換取金錢(如不搭國內飛機,改搭巴士或火車)。
另外,選志願時也要注意雇主有沒有提供餐宿,有些餐點可打折,有些住宿也較便宜,
有些則是要自己到當地後再找房子,這種就比較麻煩。
像我當初在冰河跟大峽谷抉擇,後來就因冰河住宿太貴而放棄。(不過後來聽說冰河有包三餐)
而在大峽谷工作的確也讓我省了很多錢。
 
(4) 想換生活圈
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理由。
打工地方通常大致分為三種:國家公園、餐飲業、樂園
如果想換生活圈,國家公園通常會是首選,因為整天都與大自然為伍。
假使是受不了沒有網路、沒有夜生活和沒有都市喧嚷的人,那就可以選樂園。
像new jersey的six flags要到紐約玩就不遠,比起離vegas幾百公里的大峽谷可說是近得多。
餐飲業的話則是依地點而定。
  
 
 
2. 去美國打工的機會成本
 
(1) 宿營or社團活動
大一和大二的暑假可能會有系上宿營,這是一個聯繫班上感情的好機會,
不是說沒參加就注定被排擠,而是從籌辦宿營的過程中可以學會和人溝通和組織活動的技巧,
而在美國打工就比較沒有籌辦活動的機會,工作時多半都只是聽主管命令行事。
 
(2) 實習
很多人會利用暑假實習,如果你未來要從事的行業很重視實習經驗,
那錯過兩個月的實習機會就蠻可惜的。舉例來說,我是傳播相關科系畢業,
從美國打工回到台灣後,從10月底到12月底找工作的過程中,
基本上公司不常詢問我在美國打工的經歷,即使有,也沒有問太多。
反而是我在廣告公司的實習經驗常常被提起,而這也是公司較注重的部分。
 
(3) 就業
這件事情曾讓我有點掙扎,因為我去美國打工的時間是大四一畢業的6月底~10月底。
這段時間正好是畢業潮+就業潮+徵才潮,應該是一年當中,工作機會最多的時候,
再者,我回台時已近年底,工作很明顯地難找許多,選擇也沒有暑假時多。
不過我當時還是告訴自己,大學工讀時有存一些錢,即使回台沒工作,還可以撐一下,
而且美國打工需要有學生身分,錯過大四這年,我就沒有機會了,所以最後才鼓起勇氣去打工。
 
 
 
寫這篇只是想讓要去打工度假的學弟妹了解,打工的確是一個潮流,
但不要隨波逐流,你應該要想清楚自己去的理由,並思考付出的這三四個月是否值得。
我並沒有後悔自己利用大四暑假去打工,雖然這的確使我年底找工作有點艱辛,
但在大峽谷的三個月對我而言有許多不可取代的意義。
 
希望每個去打工度假的你都想清楚了,
如果夠堅定,身心也都準備好了的話,那就勇敢前進吧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aguagua 的頭像
    guaguagua

    被困在旅行裡

    guaguag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