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國旅行(尤其是長期的)真的很麻煩,幸好之前去大峽谷的四個月已讓我學會一些教訓,所以這次打包時有參照上次列出的清單,

不過還是有許多可檢討之處,下面一併說明。
 
但這邊也要先說清楚,我的行李並非專業大背包,也不是走輕薄短小風格,而是講求「周全」

所以如果是想要追求前者的民眾,可以跳過這篇,因為我真的很大包小包……
 
0.行李本身
中型行李箱(不知幾吋...)
後背包(像airwalk那種)
側背包(隨身用,大概只有1.5個手掌大,裡面只裝小瓶水+手機+信用卡+一點零錢+地圖)
睡袋與頸枕(因為睡袋塞不進行李箱和背包,只好當做hand-carry;頸枕則是通勤都會用到,為求方便,所以也不放入任何包包裡)
(但我後來從歐洲回台時,因為丟了很多東西XD 行李就縮減為中型行李箱+後背包+側背包;睡袋和頸枕都有順利塞進後背包了)
 
1. 衣服類
tip:衣物盡量都帶舊的,之後出去玩若買新的,舊的若穿得差不多,就可以丟
 
短袖6件(後來發現我帶太多,而且根本穿不到!!此次旅程中最南的德國柏林都微涼了,真是預估錯誤……)
長袖5件(我是追求想要一周只洗一次衣服(超懶呵呵呵),所以才帶這麼多件)
帽T2件(大推!!雖然很佔位置,但不管晚上出門玩或是當做睡衣,純棉帽T真的是旅行良伴)
短褲1件(這次只帶睡褲,事實證明這次正確抉擇,因為我去的任何一個國家當中,根本沒有熱到可以穿短褲出去玩)
牛仔褲2件(建議可以再加帶1件棉褲,要搭長程車或睡覺時都會舒服很多)
襪子7雙(因為每天都在走路或工作,也是追求一周只洗一次啦)
內衣褲5套
絲巾&圍巾(大推!!因為暑假的歐洲仍然春寒料峭啊,脖子很容易成為寒風灌入身體的入口,需要嚴防!

而且我這次有帶小筆電,怕運送過程中碰撞,還可以用圍巾包住筆電,當做防震機制)
外套4件(我承認這有點超過,但因為我去的國家緯度範圍很寬,所以真的太難一件衣服當三件用了,
最後就帶了:防雨風衣、防曬針織、薄外套、輕羽絨;但風衣跟輕羽絨都是可以折疊收納的,所以也不算太佔位置。
但我覺得風衣跟防曬針織其實可有可無,因為不管怎樣都還是需要加其他衣物才夠保暖,這樣比較之下,不如直接穿薄外套或輕羽絨)
    
2.配件類
tip:這類物品在當地也都可以買,價錢也不貴,所以如果行李箱真的塞不下,到當地買也可以
墨鏡(我覺得這個超需要,在外面曝曬一整天,真的很需要墨鏡來保護眼睛)
球鞋(這次只穿一雙舊鞋去,穿壞就丟在當地)
拖鞋
雨傘(北歐的夏天其實不算晴朗,常常毫無預警下大雨...)
鎖(有些hostel都會有locker,但不一定會附上鎖,所以有備無患囉)
  
3.清潔用品
tip:這類物品也可在當地買,只是不一定會有自己慣用品牌;那如果要自己帶,建議算好份量,不然少帶多帶都很麻煩
牙刷、牙膏、牙線、漱口水(國外看牙齒很貴,要注意口腔清潔!!!
洗面乳、卸妝乳
洗髮乳
沐浴乳
防曬乳(國外的選擇不多,還是台灣的好)
乳液、護唇膏、護手霜(必備!!歐洲相較於台灣真的乾很多)
鏡子
隱形眼鏡、藥水
梳子、髮圈、髮夾、髮箍
浴巾、毛巾
衣架
洗衣袋
衛生棉
小包裝面紙
指甲刀、ok蹦
  
4.藥品類
藥(很重要!在台灣時先跟醫生說你要出國,需要「旅行備藥」,裡面什麼都會有,頭痛感冒發燒流鼻水胃痛上吐下瀉等)
  
5.電器類
tip:歐洲和台灣電壓不一樣,需要轉換器
電壓轉換器
數位相機、充電器、傳輸線
筆電、充電器
耳機
手機、充電器、傳輸線、行動電源
 
6.重要文件
tip:用一個資料夾把他們都收在一起,這樣要找時比較方便
護照
交通票證(像機票、跨國巴士、火車票等幾乎都電子化,除非有強調需出示紙本證明,不然可存在手機內就好)
錢(在歐洲信用卡很好用,建議可先在台灣辦一張有現金回饋或免國外刷卡手續費的信用卡,這樣就不用換太多歐元在身上)
sim卡
青年旅館卡(如果之後旅行會住HI(international hosteling)系列的hoste就可以辦;我這次因為沒有需求所以就沒辦)
 
7.紀念品
tip:此次旅行觀察下來,中年歐洲人最愛茶,年輕的歐洲人就不大一定,但明信片算是蠻安全的選擇
這次許多住宿點都是沙發衝浪或打工換宿,帶些小禮物不僅可以藉此機會介紹台灣,也能讓host更喜歡台灣人(吧)
我覺得可以準備兩大類禮物:明信片和茶葉
明信片可以介紹許多台灣景點,茶葉則是外國人都很愛的東西!每一個host都愛不釋手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aguag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